天
78歲的王讓患有頸淋巴結核。昨天,村醫(yī)馬長玉在巡診時得知其病情加重卻無錢醫(yī)治,焦慮地對老人說:“不管咋樣也得把病瞧了,不然你老漢要受罪呢。”
老漢用微弱的聲音對馬長玉說:“長玉呀,你經常給我看病卻從不收錢,我老漢心里不安,不能再給你添麻煩,你的情我一直記著呢。”
馬長玉邊配藥邊說,你老漢啥也別說了,先看病要緊。
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看病要緊”
在同心縣下馬關鎮(zhèn)西溝村,提起回族村醫(yī)馬長玉,無人不知。
西溝村是個回漢雜居的村子,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只要誰家大人小孩生病,喊聲馬大夫,他背起藥箱一路小跑去看病。妻子陸彥芳說:“這些年,他沒有吃過幾頓完整的飯,沒有睡過幾個安穩(wěn)覺。”
馬長玉行醫(yī)35年,在他視若寶箱的紙盒里,只有密密麻麻的出診記錄和心得,沒有一筆記錄鄉(xiāng)親們賒欠醫(yī)藥費的賬。
面對貧困患者,他一句“看病要緊”總是掛在嘴邊。
花甲漢族老人宋清海常念叨著馬長玉的恩情。
一年冬天,馬長玉正準備吃飯,宋清海一進門就老淚縱橫,請馬大夫快去給他的孩子去看病。原來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使宋清海老漢的8個孩子全部感染了。馬長玉聽后,放下飯碗,急忙趕到老宋家,面對咳嗽不止高燒不退的孩子,馬長玉二話沒說,給孩子打針吃藥,根本沒提錢的事,孩子的病情穩(wěn)住了,馬長玉的心里踏實了??吹?個孩子病情好轉,宋清海緊緊握住馬長玉的手,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老宋準備了一籃雞蛋,感激地對馬長玉說:“家里窮,這點雞蛋請你收下,權當是給娃們看病的藥費”。
馬長玉笑著說:“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見外個啥,把娃娃的病看好就是我積德了。雞蛋留給孩子補補身體,就算是我給孩子的。”
醫(yī)者仁心 大雪不能阻隔
今年1月的一天,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封了村里道路。馬長玉正抱著孫女和家人坐在炕頭聊天,突然電話鈴響了,拿起電話,對面?zhèn)鱽砹思贝倏蘼?。打電話的是一位老奶奶,說是她的孫子病了,由于道路封鎖,耽誤了病情。放下電話,馬長玉急忙拿起藥品,穿上雨鞋,順手拿起父親的拐杖,在大雪中踏上通往老奶奶家中的路。
由于坡陡路滑,平時只要半個小時的路程馬長玉足足走了兩個小時。馬長玉對孩子進行了長達十幾個小時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孩子終于睜開眼睛,說:“奶奶我要喝水,我要饃饃。”馬長玉終于松了一口氣。
第二天中午,馬長玉放心不下,又去看了小孩,給孩子留了三天口服藥,并告訴奶奶,要給孩子多喝水、增加營養(yǎng),注意觀察,有異常情況及時打電話。
村子里的“轉世華佗”
一個只有初中文化、半路出家的村醫(yī),硬是摸索掌握了一套中西醫(yī)結合的本領,為鄉(xiāng)親們治愈了許多疑難雜癥,鄉(xiāng)親們稱贊說:“馬大夫是俺們村里的轉世華佗。”
2005年馬長玉騰出家里三間房屋作為村里的衛(wèi)生室,全身心地投入到農村計劃免疫和婦幼保健當中。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挨門逐戶走訪登記一次,建立了一套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在內的西溝村人口臺賬,誰家出生了孩子,什么時候接種了,他總是熟記在心里。
在西溝村這個大家庭里,馬長玉被回漢鄉(xiāng)親視為守護健康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