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咨詢:老師,脾失健運和寒濕困脾辨證上怎么區(qū)分?
醫(yī)學教育網:脾失健運證:常見食納減少,食后作脹,或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大便溏瀉,時息時發(fā)。并伴有身倦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質淡嫩,苔白,脈緩弱的臨床表現。以運化功能減退和氣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
寒濕困脾證:常見脘腹脹滿,頭身困重,食納減少,泛惡欲吐,口不渴,便溏稀薄,小便不利,婦女帶下。舌苔白膩或厚,脈遲緩而濡。一般以脾的運化功能障礙為基礎,同時又有寒濕中遏的表現為辨證要點。
寒濕困脾會導致脾失健運。再比如濕熱也會導致脾失健運。一些邪氣會導致脾運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受到影響,都是可以理解為脾失健運。
脾失健運指脾運化功能失常的病機。脾主運化,脾陽虛則運化失職,不能升清。輕則出現腹脹納呆、腸鳴、泄瀉等消化不良癥狀;久則面黃肌瘦,四肢無力;若水濕困阻則四肢浮腫,或水泛成痰成飲。治以健脾為主。[醫(yī)學教育網原創(chuàng)]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