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直播公告
![](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2.png)
閆敬之 2月13日 19:00-21:00
詳情![](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2.png)
網校老師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2020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秦艽臨床應用、功效”,希望對2020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生有所幫助。
【秦艽性味與歸經】苦、辛,平。歸胃、肝、膽經。
【秦艽功效】祛除風濕,退黃膽,除虛熱。
【臨床應用】1.用于風濕痹痛。
秦艽功能祛風濕、舒筋絡,常用于風濕痹痛、關節(jié)拘攣、手足不遂等癥。本品藥性潤而不燥,無論寒濕、濕熱、痹證新久,皆可應用。在配伍方面常與防風、羌活、獨活、桑枝等同用。此外,本品還常與祛風解表藥同用,治療表證肢體酸痛之癥。
2.用于濕熱黃疸。
秦艽功能化濕退黃,故可治療濕熱黃疸,常與茵陳、茯苓、澤瀉等配伍。
3.用于骨蒸潮熱。
本品又能退除虛熱,治療骨蒸潮熱,常與鱉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
【處方用名】秦艽、西秦艽、左秦艽(洗凈,曬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秦艽味辛能散,祛風止痛,能治風濕痹痛,及外邪肢體酸痛,味苦能泄,清除虛熱,能治骨蒸潮熱以及小兒疳熱諸癥。雖為辛散之藥,而性平質潤,乃風中潤劑也。
2.秦艽諸家本草有謂其有清濕熱、退黃疸之能,現臨床應用之并不多見,似可存之以供研究者。
【方劑舉例】大秦艽湯(《活法機要》):秦艽、生地、石膏、羌活、防風、白芷、細辛、黃芩、當歸、白芍、川芎、熟地、白朮、茯苓、甘草、獨活。治風濕痹痛,手足不仁。
秦艽鱉甲湯(《衛(wèi)生寶鑒》):秦艽、鱉甲、柴胡、地骨皮、當歸、知母、青蒿、烏梅。治骨蒸壯熱、肌肉消瘦、舌紅頰赤、氣粗、盜汗。
閆敬之 2月13日 19:00-21:00
詳情網校老師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