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知識 > 中醫(yī)古籍 > 正文

《溫熱論》|三時伏氣外感篇

2016-11-11 14:13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預約>> 有問必答>> 報考測評>>

《溫熱論》三時伏氣外感篇:

【概論】 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時之序也。春應溫而反大寒,夏應熱而反大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溫,皆不正之乖氣也。病自外感,治從陽分, 若因口鼻受氣,未必恰在足太陽經矣。大凡吸入之邪,首先犯肺,發(fā)熱咳喘??诒蔷胫?,先上繼中,咳喘必兼嘔逆、瞋脹,雖因外邪,亦是表中之里。設宗世醫(yī)發(fā)散陽經,雖汗不解,幼稚質薄神祛,日期多延,病變錯綜。茲以四氣常法列左。

【春溫】 春溫一證,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內伏,藏于少陰,入春發(fā)于少陽,以春木內應肝膽也。寒邪深伏,已經化熱。昔賢以黃芩湯為主方,苦寒直清里熱,熱伏于陰,苦味堅陰乃正治也。知溫邪忌散,不與暴感門同法。若因外邪先受,引動在里伏熱,必先辛涼以解新邪,繼進苦寒以清里熱。況熱乃無形之氣,幼醫(yī)多用消滯,攻治有形, 胃汁先涸,陰液劫盡者多矣。

【風溫】 風溫者,春月受風,其氣已溫。《經》謂?春氣病在頭?,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傷。此手太陰氣分先病,失治則入手厥陰心包絡,血分亦傷。蓋足經順傳,如太陽傳陽明,人皆知之;肺病失治,逆?zhèn)餍陌j,幼科多不知者。俗醫(yī)見身熱咳喘,不知肺病在上之旨,妄投荊、防、柴、葛,加入枳、樸、杏、蘇、卜子、楂、麥、廣皮之屬,輒云解肌消食。有見痰喘便用大黃礞石滾痰丸,大便數行,上熱愈結。幼稚谷少胃薄,表里苦辛化燥,胃汁已傷,復用大黃大苦沉降丸藥,致脾胃陽和傷極,陡變驚癇,莫救者多矣。

春季溫暖,風溫極多,溫變熱最速,若發(fā)散風寒、消食,劫傷津液,變癥尤速。初起咳嗽喘促,通行用薄荷 (汗多不用)、連翹、象貝、牛蒡、花粉、桔梗、沙參、木通、枳殼、橘紅、桑皮、甘草、山梔(泄瀉不用)、蘇子(瀉不用,降氣)。表解,熱不清,用黃芩、連翹、桑皮、花粉、地骨皮、川貝、知母、山礞。里熱不清,早上涼,晚暮熱,即當清解血分,久則滋清養(yǎng)陰。若熱陷神昏,痰升喘促,急用牛黃丸、至寶丹之屬。

【暑病】 夏為熱病,然夏至以前,時令未為大熱,《經》以先夏至病溫,后夏至病暑。溫邪前已申明,暑熱一證,幼醫(yī)易眩。夏暑發(fā)自陽明,古人以白虎湯為主方,后賢劉河間創(chuàng)議迥出諸家,謂溫熱時邪,當分三焦投藥,以苦辛寒為主,若拘六經分證,仍是傷寒治法,致誤多矣。蓋傷寒外受之寒,必先從汗解,辛溫散邪是矣。 口鼻吸入之寒,即為中寒陰病,治當溫里,分三陰見證施治。若夫暑病,專方甚少,皆因前人略于暑詳于寒耳。考古如《金匱》暑、暍、痙之因,而潔古以動靜分中暑中熱,各具至理,茲不蓋述。論幼科病暑熱夾雜別病有諸,而時下不外發(fā)散消導,加入香薷一味,或六一散一服??急静菹戕感翜匕l(fā)汗,能泄宿水。夏熱氣閉無汗,渴飲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氣,大順散取義若此。長夏濕令,暑必兼濕。暑傷氣分,濕亦傷氣,汗則耗氣傷陽,胃汁大受劫爍,變病由此甚多。發(fā)泄司令,里真自虛。張鳳達云: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斂,不必用下,可稱要言不煩矣。然幼科因暑熱蔓延,變生他病,茲摘其概。

暑邪必挾濕,狀如外感風寒。忌用柴、葛、羌、防。如肌表熱無汗,辛涼輕劑無誤。香薷辛溫氣升,熱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川連、黃芩則不吐。宣通上焦,如杏仁、連翹、薄荷、竹葉。暑熱深入,伏熱煩渴,白虎湯、六一散。暑病頭脹如蒙,皆濕盛生熱,白虎、竹葉。酒濕食滯加辛溫通里。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