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瓜螺是中醫(yī)內科主治醫(yī)師會涉及到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請參考。
瓜螺:
【別名】油螺、紅塔螺、紅螺
【來源】藥材基源:為渦螺科動物瓜螺的肉。
采收和儲藏:4月、5月間用拖網采捕,去殼取肉,鮮用。
【原形態(tài)】瓜螺,貝殼卵形或近球形,質 尚堅,一般高160-257mm,寬112-178mm,螺旋部極小,幾乎被體螺層包被,僅露出略呈乳頭狀的殼頂,有時且低于體螺層,體螺層則極度膨大。殼表被有黃褐色或污褐色殼皮,殼皮脫落后露出杏黃色的殼面。幼體時常具明顯的橫列紅褐色大型斑塊,成體常消失不顯。殼面較光滑,生長線細密。殼口大,卵圓形,內為光亮的橘黃色,外唇弧形,薄,易破損;內唇稍厚,扭曲,緊貼于體螺層上。下部具4條明顯的皺褶。前溝短而寬,凹入,形成一大缺刻。無厴。足肥大,有花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較深的淺海泥沙質海底。肉食性,雌雄異體,產卵期4-5月,角質卵囊黃褐色,長卵圓形,每囊一卵,一螺所產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構成一個粗大的柱狀卵群,高約230mm,徑約110mm,俗稱紅螺塔。卵孵化后,幼螺破囊而出。肉肥味美,可供食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于東海、南海。
【性味】味咸;性平
【歸經】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主眩暈;目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志》:有制酸止痛、解熱的功能。主治胃痛、發(fā)燒等。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