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9日 16: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信很多喜愛中醫(yī)的大家都想知道,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集整理如下:
有補母、瀉子兩個方面,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補母,適用于母子關系失調的虛證;瀉子,適用于母子關系失調的實證。具體治法有四種。
(1)滋水涵木法:滋補肝腎之陰,以涵斂潛制肝陽的治法,又稱滋腎養(yǎng)肝法、滋補肝腎法。適用于腎陰虧虛,不能涵養(yǎng)肝木,而致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肝陽偏亢之“水不涵木”證。臨床可見頭目眩暈,眼目干澀,顴紅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男子遺精,女子月經(jīng)不調,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shù)等癥。
(2)金水相生法:滋補肺腎陰虛的治法,又稱補肺滋腎法、滋養(yǎng)肺腎法。適用于肺陰虛不能布津以滋腎,或腎陰虧虛,不能上榮于肺,而致肺腎陰虛的病證。臨床可見咳嗽氣逆,干咳少痰或咳血,音啞,潮熱盜汗,腰膝酸軟,遺精,體瘦,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癥。
(3)培土生金法:通過補脾益氣而補益肺氣的治法,又稱補養(yǎng)脾肺法。適用于脾胃氣虛,生化減少,而致肺氣失養(yǎng)的肺脾氣虛證。臨床可見久咳,痰多清稀,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四肢無力,舌淡脈弱等癥。
(4)益火補土法:溫腎陽以補脾陽的治法,又稱溫腎健脾法?;穑诖耸侵该T之火,而非心火。益火,即補益命門之火,即溫腎陽之法。適用于腎陽衰微而致脾陽不振的脾腎陽虛證。臨床可見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腹瀉,完谷不化,或五更泄瀉,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滑,脈沉無力等癥。
上文“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更多醫(yī)考信息、政策新聞、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