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02月07日 19:00-21:00
詳情02月08日 09:00-21:00
詳情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輔導之理氣藥:
細目一:概述要點:
1.理氣藥的性能特點、功效與適應范圍 2.理氣藥的配伍方法 3.理氣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細目二:具體藥物要點:
1.下列藥物的性能、功效、應用:陳皮、枳實、木香、香附、薤白
2.下列藥物的功效、主治病證:青皮、沉香、川楝子、烏藥
3.下列藥物的功效:荔枝核、佛手、柿蒂 4.下列藥物的用法:木香、沉香
5.下列藥物的使用注意:沉香、川楝子、薤白
6.陳皮與青皮,木香、烏藥與香附等相似藥物性能功用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知識要點】
一、概述
l.性能特點、功效與適應范圍本類藥性味多辛苦溫而芳香,主歸脾、胃、肝、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疏肝解郁、理氣寬胸、行氣止痛、破氣散結等作用。臨床主治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噯氣吞酸、惡心嘔吐、大便失常,或肝氣郁結所致的脅肋脹痛、疝氣疼痛、****脹痛、月經不調,以及肺氣壅滯胸悶胸痛、咳嗽氣喘等。
2.配伍方法脾胃氣滯由飲食積滯引起的,配消導藥;由濕熱阻滯者,配清熱除濕藥;由脾胃氣虛者,配補中益氣藥;由寒濕困脾者,配苦溫燥濕藥;肝氣郁滯,由肝血不足者,配養(yǎng)血柔肝藥;由肝經受寒者,配伍暖肝散寒藥;由瘀血阻滯者,配伍活血化瘀藥;肺氣壅滯因外邪客肺者,配伍宣肺解表藥;因痰飲阻肺者,配伍祛痰化飲藥。
3.使用注意本類藥物性多辛溫香燥,易耗氣傷陰,故氣陰不足者慎用。
二、具體藥物
1.皮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肺經。
【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應用】
(1)脾胃氣滯證。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的作用。故寒濕中阻之氣滯最宜,如平胃散。
(2)嘔吐、呃逆。善于疏理氣機、調暢中焦,常配伍生姜、竹茹等藥。
(3)濕痰、寒痰咳嗽。本品燥濕化痰,又能溫化寒痰,為治痰之要藥。治脾胃痰濕,多與蒼術、厚樸等同用,如平胃散;治痰濕咳嗽,多與半夏相須為用,如二陳湯。
(2)胸痹。能行氣通痹止痛。
2.皮
【功效】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主治病證】肝郁氣滯證;氣滯脘腹疼痛;食積腹痛;瘕瘕積聚,久瘧癖塊。
【比較】陳皮與青皮二藥,均能行氣消滯,用于食積氣滯,脘腹脹痛。但陳皮性較平和,歸脾肺經,主理脾肺氣滯,并能燥濕化痰,主要治療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及濕痰、寒痰壅肺之咳嗽、胸悶等證;青皮主歸肝、膽、胃經,善于疏肝破氣,常用于肝氣郁結、食積氣滯及瘢瘕積聚等證。
3.實
【性味歸經】苦、辛、酸,溫。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破氣除痞,化痰消積。
【應用】
(1)胃腸積滯,濕熱瀉痢。本品行氣力強,能破氣除脹,消積導滯。常用治胃腸積滯、熱結便秘以及濕熱瀉痢證,若治脾虛食積,則應與自術配伍,如枳術丸。
(2)胸痹,結胸。本品能行氣化痰,消痞除滿,可治痰濁胸痹,與薤白、桂枝等同用,如枳實薤白桂枝湯;痰熱結胸,與瓜蔞、半夏同用,如小陷胸湯。
(3)氣滯胸脅疼痛。可破氣行滯止痛,治療氣血阻滯的胸脅疼痛,與川芎配伍,如枳芎散。
(4)產后腹痛。
此外,本品尚可治臟器下垂病癥。
4.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大腸、膽、三焦經。
【功效】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應用】
(1)脾胃氣滯證。本品善行脾胃之滯氣,既為行氣止痛之要藥,又為健脾消食之佳品。治脾胃氣滯及脾虛氣滯證,可與枳實、白術等藥同用。
(2)瀉痢里急后重。本品善行大腸之滯氣,為治療濕熱瀉痢里急后重之要藥,常與黃連配伍,如香連丸。
(3)腹痛脅痛,黃疸,疝氣疼痛。本品既能行氣健脾,又能疏利肝膽,對氣機阻滯腹痛脅痛,黃疸,可與柴胡、郁金、大黃、茵陳蒿等同用。
(4)胸痹。。
此外,本品醒脾開胃,在補益藥中用之,可減輕補益藥的膩胃和滯氣之弊。
【用法】煎服,1.5~6g.生用行氣力強,煨用行氣力緩而實腸止瀉,用于泄瀉腹痛。
5.沉香
【功效】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主治病證】胸腹脹痛;胃寒嘔吐;。虛喘。
【用法】煎服,1.5~4.5g,宜后下?;蚰ブ瓫_服,或人丸散劑,每次0.5~lg.
6.川楝子
【功效】行氣止痛,殺蟲。
【主治病證】肝郁化火諸痛證;蟲積腹痛;頭癬、禿瘡。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或持續(xù)服用,以免中毒。又因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7.烏藥
【功效】行氣止痛,溫腎散寒。
【主治病證】寒凝氣滯胸腹諸痛證,尿頻遺尿。
8.荔枝核
【功效】行氣散結,散寒止痛。
9.香附
【性味歸經】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
【功效】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理氣調中。
【應用】,
(1)肝郁氣滯脅痛,腹痛。本品為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的要藥。用治肝郁氣滯脅痛,常與柴胡、川芎配伍,如柴胡疏肝散。寒凝氣滯,肝氣犯胃之胃脘痛,可配高良姜用,如良附丸。
(2)月經不調,痛經,****脹痛。本品疏肝解郁,行氣散結,調經止痛,為婦科調經之要藥。常與柴胡、川芎、當歸配伍同用,如香附歸芎湯。
(3)氣滯腹痛。
【比較】木香、香附、烏藥均能行氣止痛,可治氣滯腹痛。但木香善行脾胃、大腸氣滯,兼消食健胃,可用于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痢疾里急后重等證;香附藥性平和,并長于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為調經之要藥,多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證;烏藥上人脾肺,下達腎與膀胱,長于散寒止痛,并能溫腎,長于治寒凝氣滯而致的胸脅脘腹諸痛、寒疝腹痛以及腎陽不足而致的小便頻數與遺尿。
lO.佛手
【功效】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11.薤白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
【功效】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應用】
(1)胸痹心痛。治痰瘀胸痹,可與丹參、紅花等同用。
(2)脘腹痞滿脹痛,瀉痢里急后重。
12.柿蒂
【功效】降氣止呃。
02月07日 19:00-21:00
詳情02月0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