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0月29日 19:00-21:00
詳情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距離2020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越來越近,復習時間越來越緊張,如果我們知道了考試的高頻考點,把他作為重點的學習對象,這樣對于學習會相對輕松很多。以下是“【望頭面/望五官】中醫(yī)助理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診斷學》”的內容,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望頭面
望頭面包括望頭顱、囟門、頭發(fā)和面部。要觀望頭顱的大小及形狀,以辨別是否存在頭顱過大、過小及方顱等。觀望小兒囟門的形狀,以判斷是否存在囟陷、囟填及囟門遲閉等。觀望頭發(fā)的色澤、形質、多少等情況,以判斷是否出現發(fā)白、發(fā)黃、發(fā)稀疏及脫發(fā)等。觀察面部及五官是否對稱,表情是否自然,以及有無腫脹等,以判斷是否存在口眼斜、肌肉抽動、腮部腫大、顏面水腫以及驚恐貌、苦笑貌等特殊面部表情。觀察頭部的動態(tài)是否自然,以判斷有無頭搖、頭顫等。
1.頭顱
重點了解其大小和形狀。其大小是以頭部通過眉間和枕骨粗隆的橫向周長來衡量的。一般新生兒為34cm,半歲為42cm,1歲為45cm,2歲為47cm,3歲為48.5cm。明顯超過這個范圍為頭顱過大,反之為頭顱過小。
2.囟門
重在觀察前囟有無突起(小兒哭泣時除外)、凹陷或遲閉的情況。前囟位于頭頂前部中央呈菱形,在出生后12——18月閉合。
3.頭發(fā)
主要觀察頭發(fā)顏色、疏密、光澤以及有無脫落等情況,其中光澤是頭發(fā)望診的重點。
4.面部
有無面腫、腮腫、面削顴聳或口眼斜,有無特殊面容,如驚怖貌、苦笑貌等。
(二)望五官
包括目、耳、鼻、口、唇、牙齒、牙齦和咽喉。
1.望目
(1)目色 觀察目眶周圍的膚色有無發(fā)黑、發(fā)青等,白睛的顏色有無變紅、黃染、藍斑、出血等,目內外眥脈絡的顏色有無變淺及變紅等,眼瞼結膜顏色是否變淺或變紅。
(2)目形 觀察眼瞼是否浮腫、下垂,有無針眼、眼丹;眼窩有無凹陷、眼球有無突出等。
(3)目態(tài) 觀察其眼瞼的閉合、睜開是否自如、到位,有否眼瞼的拘攣,有無昏睡露睛等;眼球是否可靈活轉動,有無瞪目直視、戴眼、橫目斜視等;兩眼的瞳孔是否等大等圓,對光反射是否存在,以及有無瞳孔縮小、瞳孔散大等。
2.望耳
(1)耳郭觀望耳郭的色澤、大小、厚薄等,以辨別是否出現耳輪淡白、青黑及紅腫、干枯焦黑、甲錯等;對于發(fā)熱小兒,觀察其耳背有無紅絡出現,以辨別是否麻疹將出。
(2)耳道觀望耳道內有無分泌物、耳痔、耳癤及異物等。
3.望鼻
觀察鼻部的色澤、形狀及動態(tài)等,以辨別是否出現鼻部紅腫或生瘡、酒渣鼻、鼻部色青及鼻翼扇動等。觀察鼻道內有無分泌物及其質地、顏色等。
4.望口與唇
(1)口唇觀察口唇的顏色、形狀、潤燥及動態(tài)的情況,以辨別口唇的色澤是否有淡白、深紅、青紫等改變,口唇是否出現腫脹、干裂、滲血、脫皮、水皰、糜爛、結痂等,口角有無流涎,口開合是否自如及有無口噤、口撮、口僻、口振、口動、口張等。
(2)口腔觀察口腔內有無破潰、出血及黃白腐點等,以辨別有無口瘡、鵝口瘡及糜爛等。
5.望齒與齦
(1)牙齒觀察牙齒的形質、潤燥及動態(tài),以辨別是否存在牙齒干燥、牙齒稀疏松動、齒根外露及牙關緊閉等。
(2)牙齦觀察牙齦的色澤、形質等,以辨別是否存在牙齦色淡、紅腫、溢膿、出血及黑線、萎縮等。
6.咽喉
觀察咽喉部的色澤、外形等,以辨別咽喉部色澤有無加深變紅、出現偽膜,喉核有無肥大、紅腫、潰爛及膿液。如有偽膜應觀察其顏色、形狀、分布范圍及擦除的難易程度。
以上關于“【望頭面/望五官】中醫(yī)助理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診斷學》”的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如果您覺得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分享給朋友。進步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fā)展過程,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10月29日 19:00-21:00
詳情9月23日 19:3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