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兒科主治醫(yī)師 > 輔導精華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檢查方法

2020-05-14 16:23 醫(yī)學教育網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檢查方法是什么?為了幫助兒科主治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詢問病史

大多數(shù)發(fā)生于早產兒,有溫箱內過度吸氧史。

2.眼底檢查

(1)第1次檢查時間 主張對胎齡<32周,出生體重<1500g的早產兒,在生后4周開始進行眼底檢查。

(2)隨訪檢查 雙眼無病變或僅有Ⅰ期病變:隔周復查1次,直到ROP退行、視網膜血管長到鋸齒緣為止。Ⅱ期病變或閾值前病變或Rush病變:每周復查1次。ROP程度下降,可每2周檢查1次,直至病變完全退行。Ⅲ期病變:每周復查2~3次。

(3)檢查方法 檢查前:前半小時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大瞳孔。檢查時:用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行眼球表面麻醉,用開瞼器將眼瞼分開,用間接眼底鏡和屈光度20~30D的透鏡進行眼底檢查。檢查同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防止發(fā)生眼心反射所致的心動過緩。檢查后:30分鐘~2小時方可進食,體重越小者禁食期越長,但要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

(4)癥狀 網膜神經纖維層出現(xiàn)毛細血管的內皮增殖小結,血管呈小球狀,其周圍可有紡錘狀間葉細胞增殖,以致神經纖維層變厚,可有小出血及水腫。神經纖維層進一步增厚,新生的毛細血管芽穿破內界膜達視網膜表面,嚴重者可進一步進入玻璃體,可在其中繼續(xù)生長成血管纖維膜,產生出血或牽引性視網膜脫離。晶體后可見不同程度的血管纖維膜形成,與視網膜之間的纖維條索相連。虹膜周邊前粘連、后粘連、瞳孔膜形成以及繼發(fā)性青光眼之改變。

3.多普勒超聲波檢查

將增益調整至最大,應用8點位檢查法對玻璃體進行全面檢查。然后衰減增益至正常范圍,觀察病變形態(tài)改變。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兒科主治醫(yī)師的考試考點分析,知識點分享與備考經驗,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費一 兒科主治醫(yī)師 免費試聽
    2024成績放榜慶功會

    主講:師資團 6月11日19:00

    詳情
    免費資料
    兒科主治醫(yī)師 備考資料包
    教材變動
    考試大綱
    高頻考點
    備考技巧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