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醫(yī)師兒內科泌尿系統(tǒng)疾病評審復習資料(4)
泌尿道感染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時內完成病歷。
2. 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腰痛、偶有血尿等泌尿系局部表現(xiàn)。
3. 發(fā)熱、精神不振、拒奶、嘔吐、腹瀉、體重不增等全身癥狀。
4. 詢問既往病史。慢性或反復感染者可出現(xiàn)高血壓、貧血、腎功能不全的表現(xiàn)。
【 檢 查 】
1. 測血壓、體溫,特別注意腹部檢查,腎區(qū)、輸尿管、膀胱區(qū)有無腫塊及壓痛、叩痛,排尿前后腫塊的變化情況,有無包莖,尿道口及其周圍有無炎癥。
2. 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guī),尿涂片鏡下找細菌,尿培養(yǎng)及菌落計數(shù),尿抗體包裹細菌、尿β2微球蛋白測定、尿溶菌酶測定,腎功能檢查。
3. 器械檢查:雙腎B超、腹部平片,必要時靜脈腎盂造影及同位素腎圖及腎掃描。
【 診 斷 】
1. 具有典型泌尿系局部表現(xiàn),可伴有全身感染癥狀,中段尿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105/ml或恥骨上膀胱穿刺尿有細菌生長即可確診。
2. 本病應與下列疾病鑒別:尿道綜合征、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結核。
【 治療原則 】
1. 一般治療:多飲水、勤排尿,急性期臥床休息。
2. 抗菌治療:選用廣譜、強效殺菌藥物,根據(jù)藥敏結果調整抗生素,療程要足,結合年齡、臨床表現(xiàn)程度及選用不同的藥物,通常7~14天,慢性或復發(fā)者療程更長。
3. 積極治療不利因素:尿道畸形、梗阻、膀胱輸尿管返流等。
【 療效標準 】
1. 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尿常規(guī)、尿Addis計數(shù)正常,尿培養(yǎng)陰性。
2. 好轉:癥狀、體征減輕,菌尿轉陰。
【 出院標準 】
治愈或好轉者可出院,后者門診隨訪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