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治療師施加阻力或患者利用自身重力提供阻力的動態(tài)或靜態(tài)主動抗阻訓練。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具體內容如下:
1、適應證與禁忌證
(1)適應證:肌力較弱(4級或更低)的患者。
(2)禁忌證:關節(jié)不穩(wěn),新發(fā)骨折或骨折未完全愈合,急性炎癥或感染(紅腫),關節(jié)活動或肌肉延展時有劇痛、血腫,骨關節(jié)腫瘤,全身情況較差、病情不穩(wěn)定者。
2、設備與用具
不需要設備。
3、操作方法與步驟
(1)根據患者功能受限程度,確定適宜的抗阻運動形式和運動量。
(2)患者取舒適體位,盡最大努力在無痛范圍內完成訓練。
(3)阻力置于肢體遠端,避免替代運動。
(4)逐漸增加運動強度或抗阻力。
(5)訓練中應給予有力的語言指令,增加訓練效果。
(6)每一運動可重復8-10次,間隔適當休息,逐漸增加訓練次數。
5、注意事項
(1)注意正確的阻力方向,固定相關肢體。
(2)訓練時應避免用力憋氣,盡量選擇準確適宜的阻力負荷,在無痛和輕度疼痛范圍內進行訓練。
(3)訓練前使患者了解訓練的作用和意義,調動患者的主觀努力程度,訓練中經常給予語言鼓勵并顯示訓練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積極性。
(4)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早期可進行肌力訓練,需嚴格控制總的運動量;恢復期或后遺癥期,可繼續(xù)肌力訓練,以特定肌肉肌力訓練或閉鏈運動進行。
(5)嚴格掌握訓練適應證與禁忌證。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徒手肌力訓練內容,供大家參考,更多康復理療師考試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衛(wèi)生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