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碘造影劑可能會引起過敏性反應或其他過敏現(xiàn)象。雖然碘海醇引起劇烈反應的風險甚微,但仍應事先制定緊急救治程序,以便發(fā)生嚴重的反應時能馬上進行治療。有過敏癥或氣喘病史,或是曾對含碘造影劑有不良反應的病人,使用此造影劑時需要特別小心。必需造影時,可考慮在造影前使用皮質類固醇及抗組胺劑。
2.一旦發(fā)現(xiàn)有大量造影劑流入病人腦內的跡象,可考慮使用巴比妥酸鹽進行抗驚厥治療。(1)術前護理及術前用藥:倘若病人需要鎮(zhèn)靜劑,可使用苯甲二氮卓。病人若感覺到強烈的痛楚,可服用止痛藥。需確保病人在進行檢查前有充足的水分。(2)術后護理及術后用藥:病人接受脊髓造影后,須仰臥病床,頭部保持高抬至少6小時,并在24小時內不得自行移動。若懷疑病人的癲癇發(fā)病閾有所降低,需密切監(jiān)護。倘若癲癇發(fā)作,須馬上給予抗癲癇治療,例如把10mg苯甲二氮卓緩慢的注射入靜脈。要防止復發(fā),可在停止發(fā)病20~30分鐘后,在肌肉內注射200mg苯巴比妥。鼓勵病人進食流質食品和可以接受的固體食物。若發(fā)生持續(xù)性惡心或嘔吐現(xiàn)象,應立即考慮進行靜脈輸液,以更換體液。必要時,可給予止吐劑。(3)后備術后護理:在脊髓造影后,病人挺身端坐在輪椅上,可能會減少發(fā)生不良反應。這種挺身端坐姿勢,可能有助于延遲造影劑向上身散播,并加強腰部蛛網膜的吸收能力。要告誡病人切記在術后24小時內不可彎身下俯。同時要指導病人,應盡量避免移動身體,以減少腦脊液泄漏。
3.體外試驗表明非離子型造影劑對止血(即血凝固機理)的抑制作用比濃度相似的離子型造影劑為低。因此,血管造影應按標準步驟進行。血管造影導管應經常沖洗并避免血液和造影劑在注射器及導管中長時間接觸。
4.對高危病人如患有嚴重肝臟或腎臟機能不全,甲狀腺病及骨髓白血病的病人,使用時應特別小心,給予特別監(jiān)護,且應避免脫水。必要時術后進行透析治療。
5.碘造影劑可加重重癥肌無力的癥狀。嗜鉻細胞瘤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時,應預防性地給予α-受體阻斷劑,以避免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血清內肌酸酐濃度超過500μmol/L的糖尿病患者,應避免用此造影劑(除非檢查為病人帶來的益處明顯超過冒險成分)。
6.確保病人在接受造影劑前后有良好的水電解質平衡。
7.所有含碘質造影劑均可能妨礙甲狀腺功能的檢查。甲狀腺組織的碘結合能力可能會受造影劑影響而降低,并且需要數日甚至兩星期才能完全恢復。
8.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盡量避免使用。雖然動物實驗并未顯示碘海醇會損害生育能力或導致畸形嬰兒,但懷孕期間應盡量減少使用,直至在病人中進行嚴格控制的研究有明確的結論為止。此造影劑被排入母乳的程度,雖然估計是相當輕微,但實際情況尚未確定。
9.造影劑也不應與其它藥物混合,應使用專用的注射針和針筒。
10.每瓶碘海醇只應供一名病人使用,剩余的部分應棄掉。
11.造影前2小時應禁食。
12.本品如有變色、沉淀則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