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喉為肺系:喉是呼吸的門戶和發(fā)音器官。肺主聲,聲音出于肺而根于腎。肺的經脈過喉,故喉的通氣和發(fā)音與肺有關。肺主氣,聲由氣發(fā),所以聲音的產生與肺的生理功能有關。又腎脈挾舌本,腎精充足,上承會厭(會厭為聲音之門戶,肺的經脈亦通會厭),鼓動聲道而出聲。所以說,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總之,中醫(yī)學認為聲音的產生與肺腎有關。如果肺有病變,不僅可使喉嚨通氣不利,而且還可使聲音發(fā)生變化,如聲音嘶啞或失音。客邪壅肺者,為“金實則無聲”,其證屬實。肺氣虛弱,肺陰不足,為“金碎則無聲”,其證屬虛。
咽為胃系:咽為胃系之所屬,與胃相通,是水谷之通道。故胃氣健旺,咽的功能正常。若胃腑蘊熱,則咽部出現(xiàn)紅、腫、痛的病理變化。“凡咽痛而飲食不利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胃火也”(《血證論。咽喉》)。“胃經受熱,胃氣通于喉嚨,故患喉癰”(《瘡瘍經驗全書。卷一》)。脾與胃互為表里,足太陰脾經絡于胃,上挾咽喉,故咽喉與脾也有密切關系。“脾胃有熱,則熱氣上沖,致咽喉腫痛”《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由于脾胃疾病多反映于咽喉,故有“喉嚨者,脾胃之候也”的說法。
咽喉與其他臟腑:腎藏精,其經脈人肺中,循喉嚨。咽喉得腎之精氣濡養(yǎng),生理功能正常,則不易為邪毒所犯。若因腎虛精虧,咽喉失于濡養(yǎng),則易為病。“腎水不能潮潤咽喉,故其病也”(《瘍醫(yī)大全》)。
肝之經脈循喉嚨人頏顙,肝之經氣上于咽喉。若肝氣郁結,疏泄升降失常,則影響喉的正常生理功能。肝郁化火,可導致氣血凝滯于咽喉而發(fā)病。“厥陰終者,中熱嗌干”(《素問。診要經終論》)??梢姡屎砼c肝腎也密切相關。
咽喉與經脈:咽喉是經脈循行交會之處,在十二經脈中,除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太陽膀胱經間接通于咽喉外,其余經脈直接通達。手太陰肺經,人肺臟,循經喉中。手陽明大腸經,從缺盆上走頸部,挾口入下齒中。足陽明胃經,從上齒中,出挾口環(huán)唇,循下頜角前,沿咽喉人缺盆。足太陰脾經,上行挾食道二旁,循經咽喉連于舌根。手少陰心經,挾食道上循咽喉,連于眼。手太陽小腸經,其支從缺盆循頸經咽喉上頰。足少陰腎經,從肺上循喉嚨,挾舌根。手少陽三焦經,從肩走頸經咽喉至頰。足少陽膽經,從頰車,下走頸經咽喉至缺盆。足厥陰肝經,循經喉嚨,上人頏顙,環(huán)行于唇內。此外,任脈、沖脈循喉嚨,絡于口唇。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