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痛的誘因
飲食、劇烈活動、驅蟲不當等。
2.腹痛的類型
(1)內臟性疼痛:由內臟神經感覺纖維傳入。特點是痛覺遲鈍,對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對較強的張力(牽拉、膨脹、痙攣)、缺血、炎癥等刺激較敏感。疼痛過程緩慢、持續(xù),痛覺彌散,定位差,常伴消化道癥狀。
(2)軀體性疼痛:即腹壁痛,主要是壁層腹膜受腹腔病變(血液、尿液、消化液、感染等)刺激所致。由軀體神經痛覺纖維傳入,其特點是反應迅速、敏感,定位準確。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緊張。
(3)牽涉性疼痛:指某個內臟病變產生的痛覺信號被定位于遠離該內臟的身體其他部位。原因可能是有關痛覺的內臟傳入纖維和牽涉痛區(qū)傳入纖維進入了脊髓的同一節(jié)段,并發(fā)生突觸的聯系,從而使大腦判斷錯誤。
3.腹痛的部位
腹痛部位一般就是病變臟器的部位,且范圍越大,提示病情越重。
4.腹痛的性質
??煞从掣箖扰K器病變的性質或類型。常見有:①陣發(fā)性絞痛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常提示空腔臟器梗阻或痙攣;②持續(xù)性鈍痛或脹痛,多見于腹內臟器缺血或炎性病變;③持續(xù)性銳痛,為壁層腹膜受到炎性或化學性刺激所致;④持續(xù)性疼痛伴陣發(fā)性加劇,多表示炎癥和梗阻并存。
5.腹痛的程度
一般可反映病變的程度,但個體差異較大。通常炎性病變引起的腹痛較輕,空腔臟器痙攣或梗阻、臟器扭轉、嵌頓、絞窄缺血等致腹痛較重。
6.腹痛的緩急
起病開始緩慢并逐漸加重多為炎性病變。突發(fā)腹痛并迅速加重,多見于腹內臟器扭轉或絞窄、空腔臟器穿孔或梗阻、實質臟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