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虎膏:番鱉240g,川蜈蚣30g,天花粉90g,北細辛90g,生蒲黃30g,紫草15g,穿山甲15g,雄黃15g,白芷30g.
用法:使用前先用甘草水將瘤面沖洗干凈,拭干,用本膏涂敷腫瘤表面約lcm左右厚,1天2~3次,可使腫瘤縮小或消失。
2)蟾酥餅:蟾酥(酒化)6g,輕粉1.5g,麝香3g,枯礬3g,寒水石(煅)3g,制乳香3g,制沒藥3g,銅綠(綠礬)3g,雄黃6g,蝸牛21只,朱砂9g.
用法:上藥各為末,先將蝸牛研爛,加入贍酥及其他藥末搗勻,以陳醋調(diào),外敷于潰瘍面,然后用生肌膏蓋之。
3)蛋黃油:熟蛋黃3~5枚。
用法:煮熟雞蛋去白,用蛋黃3~5枚,放入鍋內(nèi),用文火熬煎,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炸枯去存油,大約1個雞蛋可出油3~6g,每日隨意蘸搽患處。
4)珍珠散:藥物:硼砂、雄精、川連、兒茶、人中白、冰片、薄荷葉、黃柏、大破珠子。
用法:適量吹患處。
5)皮癌凈。
藥物:紅砒、指甲、頭發(fā)、大棗(去核)、堿發(fā)白面。
用法:研末直接敷于腫瘤瘡面,或調(diào)成膏狀涂抹患處。每日或隔日1次。瘡面先以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清洗干凈。
6)密陀僧散。
藥物:密陀僧6g,五倍子6g,甘草6g,黃柏皮60g.
用法:前3味藥共研細末,涂黃柏皮上,炙干,刮片貼于患處。
7)信棗散。
藥物:信石粉3g,紅棗(去核)3枚。
用法:將信石粉裝入去核紅棗內(nèi),入恒溫箱中烤干,研末,以麻油調(diào)敷。
8)烏梅煎。
藥物:枳實15g,烏梅(去核)15g,甘草(灸、銼)7.5g,童便若干。
用法:上藥共研末為散,每次9g,力口童便150ml,煎3~5沸,和渣趁熱含漱口唇,冷則吐出,每日3次。
9)紫歸油。
藥物:紫草45g,當歸45g.
用法:2藥入芝麻油中熬,去渣出火氣裝瓶,用棉簽蘸藥少許,頻頻涂于患處,不拘次數(shù)七
10)柏薇糊劑。
藥物:黃柏末60g,野蕃薇根60g.
用法:黃柏末以野蕃薇根搗汁調(diào)勻,涂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