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了老年人腰頸椎病的處理原則如下,希望對各位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對酸堿失衡的判斷應根據(jù)病因、病程、治療措施、電解質、血氣分析結果及臨床表現(xiàn)等進行動態(tài)的綜合分析。
1.初步判斷
在血液酸堿監(jiān)測中,最重要的是三項,即pH、PaCO2、HCO;濃度或BE,此三項指標被稱為酸堿平衡的三要素,pH是判斷血液酸堿度的指標,PaCO2是判斷呼吸性酸堿失衡的指標,HCO;濃度或BE是判斷代謝性酸堿失衡的指標,三者在對酸堿失衡的分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jù)pH值確定有無酸血癥或堿血癥。注意PaCO2與HCO;濃度(或BE)兩個指標的變化關系。當PaCO2與HCO;濃度(或BE)呈反向變化,即一個指標值增高,另一個指標值降低時,應診斷為復合型酸堿失衡(相加型)。
當PaCO2與HCO;(或BE)呈同向變化,即兩個指標同時增高或個指標同時降低時,可能會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單純性的酸堿失衡,其中一個指標值的變化是原發(fā)性改變,而另一指標的變化是繼發(fā)的代償性改變,原發(fā)的失衡決定了pH值是偏酸或偏堿。
另一種是復合型酸堿失衡(相消型),即兩種變化均為原發(fā)性改變。究竟是兩者中的哪種類型需根據(jù)代償?shù)臅r間、代償?shù)南薅鹊冗M行綜合分析。
肺的代償可始于代謝分量發(fā)生變化后30~60分鐘,24小時可達高峰,其代償?shù)南薅葹?5~55mmHg。
腎臟的代償常始于呼吸分量發(fā)生變化后的12~48小時,5~7天可達高峰,其代償限度為15~40mmol/L,如果一個指標值的變化相對于另一個指標值的變化超過了其代償?shù)南薅然虿辉诖鷥數(shù)臅r間范圍內,即為復合型酸堿失衡。
2.進一步分析
在初步判斷的基礎上結合臨床情況進一步通過分析來驗證初步判斷的準確性。必要時應反復多次進行測定或動態(tài)持續(xù)監(jiān)測,做出可靠的判斷。低鈉血癥時,隨著Na*減少,HCO2也相應減少,從而產生低鈉性(代謝性)酸中毒;反之,高鈉血癥時,隨著Na*增多,HCO2也相應增加。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考試精華知識點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護師欄目!我們提供專業(yè)的備考經驗技巧、精煉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