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19/06/li212438.png)
影響溝通的背景因素如下:
1.社會角色由于溝通雙方擔任的角色不同,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也不一樣。護士長認為自己的職責是指導和管理下屬工作,常常會自覺地將自己定位于領導角色,容易產(chǎn)生自信武斷和支配性的行為,影響溝通。而護士傾向于上級應注意下屬的情緒、需要和愿望。如某護士長送給護士一張便函,內(nèi)容為“祝賀小紅獲得自修大學文憑,同時希望你努力的工作”。小紅對這種溝通內(nèi)容有點惱火,感覺到護士長暗示她沒認真做好份內(nèi)工作。如果用兩張便函,一張表示祝賀,另一張進行工作指導,可能更為有效。
2.文化背景分為兩個方面:(1)長期的文化積淀,它是思考行動的內(nèi)在依據(jù)。當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發(fā)生碰撞、交融時,就能體會這種隱性影響。如筆者與新加坡一護士長討論手術室的工作進展時,她談到設備機械的更新及質(zhì)量控制,不自覺地說起耶穌基督,筆者只好轉(zhuǎn)移話題。(2)文化教育,護士長以年資高、經(jīng)驗豐富居多,知識更新較慢。以致知識深度和廣度影響口頭表達和書面寫作能力。與年輕的專科、本科護士的思維方式、對新事物的態(tài)度有些不同,溝通發(fā)生障礙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環(huán)境因素(1)指談話場所、空間的大小、有無噪音等干擾因素。如在辦公室征詢同事的建議,大家正在醞釀之中,新病人入院、病人的床頭呼叫,打亂了護士的沉思。(2)氛圍,在和諧、融洽、民主的氣氛中,大家開誠布公、暢所欲言,護士長可以更好地了解護士內(nèi)心的真實需要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