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19/06/li212438.png)
心肺復(fù)蘇術(shù):
概述
【目的】當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時,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以維持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
操作步驟演示
1.判斷病人:
(1)意識:搖晃或拍肩并大聲呼叫病人。
(2)呼吸:聽有無呼吸聲,感覺有無呼氣,查看有無胸部起伏,(3~5秒鐘內(nèi)完成)
(3)摸頸動脈搏動:氣管兩側(cè)2~3厘米,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5~10秒)
2.呼救并記錄時間:一人時以搶救為主,啟動急救綠色通道,或大聲呼叫他人協(xié)助通知。
(1)通知值班大夫(2)電話通知麻醉科(3)通知家屬3.復(fù)蘇階段(1)開放氣道①解開衣領(lǐng)、腰帶,檢查并取下假牙。
②清除口、鼻分泌物。
③就地搶救,復(fù)蘇體位,可背部墊木板或仰臥于地上。
④打開氣道方法(仰頭舉頦法、仰頭抬頸法、仰頭拉頜法)
(2)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每次吹氣量800~1200毫升,頻率為每分鐘10~12次。
①一手打開口腔,一手捏鼻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②口對口人工呼吸術(shù)者深吸氣后,術(shù)者口唇包裹病人口唇,吹氣2次。每次吹氣量800~1 200ml,頻率為10~12/min.③若使用帶面罩的簡易呼吸器,面罩緊緊扣住口鼻部,勻速擠壓2次。
(3)胸外按壓①胸前區(qū)叩擊 一手掌緊貼胸骨處,另一手握空拳,抬高20~30cm,向手背上叩擊一次后,要判斷頸動脈有無搏動。
②術(shù)者體位 根據(jù)個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高低采用踏腳凳或跪式等體位。
③定位方法 一手沿肋骨緣上移至胸骨下切跡處。
④按壓部位 胸骨切跡上2指。
⑤按壓方法 二手掌根重疊、手指不觸及胸壁、手臂與胸骨垂直。
⑥按壓力量 胸骨下陷4~5cm.⑦按壓頻率 100/min.⑧按壓與放松比例適當(1:1),放松時手不能離開胸壁。
⑨復(fù)蘇時,單人或雙人操作的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均為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