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和(二)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指標,血常規(guī)化驗單中還有一個與炎癥息息相關(guān)的指標——白細胞!
白細胞是一個籠統(tǒng)的稱呼,白細胞家族的成員有很多——分別是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
由于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50%~70%.其增高和減低直接影響白細胞總數(shù)變化,所以白細胞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的臨床意義基本上一致。
白細胞的參考范圍
成人:(4~10)×109/L
新生兒:(15~20)×109/L
6個月~2歲:(11~12)×109/L兒童:(5~12)×109/L
中性粒細胞增高?不要怕,先看看自己符合以下哪種情況。
生理性的:
①年齡變化:新生兒白細胞較高[可達(15~30)×109/L],3~4d后降至10×109/L,約保持3個月,逐漸減至成人水平。新生兒中性粒細胞占絕對優(yōu)勢(6~28)×109/L,1周內(nèi)降至5×109/L,第6~9d減至與淋巴細胞大致相等,隨后淋巴細胞逐漸增多,嬰兒期以淋巴細胞數(shù)為主(可達70%),2~3歲后,淋巴細胞逐漸減低,中性粒細胞逐漸增高,4~5歲兩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2次交叉變化曲線,到青春期時與成人相同。
②日間變化:在安靜、休息時白細胞數(shù)較低,在活動、進食后白細胞數(shù)較高。早晨較低、下午較高。一日內(nèi)最高值和最低值可相差1倍。
③運動、疼痛、情緒變化:腦力和體力勞動、冷熱水浴、日光或紫外線照射等使白細胞輕度增高。嚴寒、暴熱使白細胞數(shù)高達15×109/L或更高。劇烈運動、劇痛、情緒激動使白細胞顯著增高。
④妊娠與分娩:妊娠超過5個月白細胞可達15×109/L以上,分娩時白細胞可達34×109/L,分娩后2~5d內(nèi)恢復(fù)正常。
⑤其他:吸煙者白細胞計數(shù)高于非吸煙者30%(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病理性的:
①反應(yīng)性增多:是機體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見于急性感染或炎癥(化膿性球菌、某些桿菌如大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真菌、放線菌、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狂犬病等、立克次體如斑疹傷寒、螺旋體如鉤端螺旋體和梅毒等。
②異常增生性增多:為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疾病,造血組織中粒細胞大量增生。見于粒細胞白血病(如急性白血病以幼稚白血病細胞增多為主,慢性白血病以成熟白血病細胞增高為主)等。
中性粒細胞減低常見于哪些方面?
見于:①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流感等;②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少數(shù)急性白血病;③理化損傷,如電離輻射(X線等)、長期服用氯霉素后;④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等。⑤脾功能亢進:如門脈性肝硬化、班替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