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必看高頻考點](http://m.cddzsc.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4/09/12/816084.png)
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考點:心陽不振型胸痹
在大家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的備考階段,小編準備了一系列備考資料,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心陽不振型胸痹的相關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心陽不振型胸痹
癥狀:胸悶或心痛較著,氣短,心悸怔仲,自汗,動則更甚,神倦怯寒,面色觥白,四肢欠溫或腫脹,舌質(zhì)淡胖,苔白膩,脈沉細遲。
治法:補益陽氣,溫振心陽。
方藥:參附湯合桂枝甘草湯。
方中個參、附子大補元氣,溫補真陽;桂枝、甘草溫陽化氣,振奮心陽,兩方共奏補益陽氣;個溫振心陽之功。若陽虛寒凝心脈,心痛較劇者,可酌加鹿角片、川椒、吳茱萸、蓽茇、高良姜、細辛、川烏、赤石脂。若陽虛寒凝而兼氣滯血瘀者,可選用薤白、沉香、降香、檀香、焦延胡索、乳香、沒藥等偏于溫性的理氣活血藥物。
若心腎陽虛,可合腎氣丸治療,方以附子、桂枝(或肉桂)補水中之火,用六味地黃丸壯水之主,從陰引陽,合為溫補心腎而消陰翳。心腎陽虛兼見水飲凌心射肺,而出現(xiàn)水腫、喘促、心悸,用真武湯溫陽化氣行水,以附子補腎陽而祛寒邪,與芍藥合用,能人陰破結,斂陰和陽,茯苓、白術健脾利水,生姜溫散水氣。若心腎陽虛,虛陽欲脫厥逆者,用四逆加人參湯,溫陽益氣,回陽救逆。若見大汗淋漓、脈微欲絕等亡陽證,應用參附龍牡湯,并加用大劑山萸肉,以溫陽益氣,回陽固脫。
以上內(nèi)容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編輯,希望大家在復習中要做好相應的積累,不斷的提升自己,讓復習可以更見實效,順利通過自己的考試。